close

因為被書名及字體吸引,終於在數不清是第幾次與它相視後,將它從圖書館帶回家。

More about 昨日書
(圖片很小,但這本書質感設計均佳,光看"書"就很舒服) 

 

作者是廣播DJ,從十幾歲的年紀開始接觸西洋搖滾,所以這本書,是作者用文字記錄他與音樂間的種種歷程,可當樂評欣賞,又不只是樂評。

雖然我對作者熱愛的老搖滾並未涉獵,可是從不經意聽來的一首歌,開啟年輕的眼界繼而追尋歌手或樂團的一切,那天靈蓋突然被打開的熱血沸騰,我想誰都曾有過這樣的青春吧?!所以幾乎是一篇接著一篇不想停止的讀完整本書,文章裡細細介紹了那些我很陌生的搖滾樂手,閱讀的好處就是能享用作家多年提煉的生命菁華,雖然有些不勞而獲的心虛,但看著作家揉進自身情感的音樂世界,我好像也彌補了曾經錯過的遺憾。

讀這本書,總是會想起自己聽音樂的經歷,那些狂熱啊喜愛的情緒,大概與作者無異,但我與他最大的不同是,作者的家庭不會禁止他聽音樂,而我,幾乎都得偷偷的聽,因為父親老叨唸:

「妳又在聽那些靡靡之音啊?聽那有什麼用?」

聽音樂是真沒什麼用,但那時就是很想整天抱著收音機,尋找那些打動心靈的歌嘛,就算被罵私底下仍樂此不疲。

書裡除了書寫西洋搖滾外,有幾篇介紹台灣流行歌曲,雖然也有很多沒聽過的歌手,但像李宗盛、羅大佑、馬兆駿,就非常紥實地勾起我的回憶了,雖然我並沒有在他們初崛起時恭逢其盛,但他們的歌在心裡的印象是非常深的。

不過書裡我最喜愛的文章,倒不是介紹音樂或歌手的部份,而是兩篇作者側寫日本歌迷的身影。

「那一夜,我在日本現場」:

我喜歡去日本看演唱會,不只因為地利之便,不只因為日本人的龜毛講究總能讓演出聲光細節保證一定水準───我還喜歡看他們的觀眾。

「我那群日本樂迷朋友」:

拒喫日本料理的資深樂評人、一句英文都講不好卻會唱所有迪倫歌曲的大男孩、一九八七年開始衝迪倫日本巡演的哥們兒、開場前得先吞兩粒鎮靜劑的阿姨、還有我所認識惟一親口吻過巴布迪倫的女子。 

讀了這兩篇文章,大概可以稍微解答我心裡長久的疑惑。很多人都會說去日本講英文是不通的,因為日本人很排外,但為什麼有些日本作家總是會用巴布迪倫或披頭的歌,作為書中故事的背景音樂呢?像是伊坂幸太郎、奧田英朗,以及電影革命青春的原著等。拘謹的日本人,其實內心很狂熱?透過作者的文章,讓我看到日本人的另一面,西洋搖滾或許早已深植在日本的社會裡,所以作家們用搖滾當背景,是如此地自然而然。

讀著作者描繪的日本樂迷身影,我腦海也開始浮起這些作家在演唱會現場的畫面,或許日本作家們也曾經跟著迪倫巡迴每場演唱會呢?!

讀了這本書,我突然非常想念,年輕時蒐集的卡帶。那2只裝滿卡帶的箱子,是青春回憶的濃縮,現在沒有設備可以播放,也捨不得丟,就像父親說的音樂無用,但音樂卻能讓人找回心中的柔軟、似水的回憶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馬世芳 昨日書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晴空 的頭像
    晴空

    晴空

    晴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