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The Following」,明顯是以愛倫坡作為發想,或許也有向大師致敬之意。

每一集關鍵時刻,都引用了愛倫坡的文句,看的時候就想:「有空來研究坡這個作家吧」,但也僅於想想而已,我雖然生性好奇,卻也懶散。

 

The Following

 

直至ep04,看到Ryan與家人的過往,謎一般的Ryan,讓我非常想了解愛倫坡是個怎麼樣的作家,想探究「The Following」和坡的關係到底多深厚,借了幾本書,也在網上看了些資料,覺得很有意思,就在此寫寫雜記。

在此之前,我也曾讀過愛倫坡的故事,當孩子還在讀繪本的年紀,那時借了「大師名作繪本」套書的「黑貓」和「那封信不見了」,讀後覺得這種題材怎會改編兒童繪本,不明亮也不溫馨,到底想告訴兒童什麼呢?女兒卻覺得很好看,或許小孩讀書並不需要得到什麼,所以他們更能單純地貼近作者創造的世界吧?!因為女兒的反應和我預期不同,所以對「黑貓」有很深的印象。

更多有關 黑貓 的事情 更多有關 那封信不見了 的事情  

 

直到最近看了「The Following」,才真正了解愛倫坡在文學裡的地位,以下資料來自維基百科。

埃德加·愛倫·坡Edgar Allan Poe;1809年1月19日-1849年10月7日)

美國作家、詩人、編者文學評論家,被尊崇是美國浪漫主義運動要角之一,以懸疑、驚悚小說最負盛名。愛倫.坡是美國的短篇小說家先鋒之一,並被公認是推理小說的創造者,甚至被視為科幻小說的共同催生者之一。他是第一位眾所周知、僅以創作一職糊口的美國作家,並因此長陷於經濟困難與不順遂之中。

 

愛倫.坡生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,本名埃德加.坡,幼時雙親便已逝世。坡由維吉尼亞州里奇蒙的約翰與法蘭西絲.愛倫夫婦扶養長大,但從未被他們正式收養。在維吉尼亞大學短暫就讀、從事軍職後,愛倫.坡離開了愛倫夫婦。他自費出版了首部作品《帖木爾》 (1821) 詩集,就此展開了他的創作生涯。

 

愛倫.坡後將心力投入散文,並在接著數年間謀職於文學雜誌與期刊,以他獨特的風格成為小有名氣的文學評論家。愛倫.坡因工作需求常來往巴爾的摩費城紐約等城市,而於1835年,與他當年十三歲的表妹維吉尼亞.克萊姆在巴爾的摩完婚。1845年1月,愛倫.坡發表了詩作《烏鴉》,一夕成名。二年後他的妻子死於結核病。愛倫.坡開始籌畫以個人名義創辦一份刊物《賓州報》(後改名為《鐵筆報》),但到死前都沒有完成此業。1849年10月7日,愛倫.坡逝於巴爾的摩,得年四十歲,死因不明,各類說法甚多,據猜測有酗酒、腦溢血、霍亂、吸毒、心臟病狂犬病、自殺、肺結核等等可能。

 

愛倫.坡與其作品影響文壇甚遠,甚至在宇宙學密碼學等專業領域也可見其影響力。他的著作亦時常現身於文學、音樂、電影與電視等流行文化中。愛倫.坡生前的各處居所則多被保留為博物館至今。

 

愛倫坡從小命運坎坷,出生沒多久父親便離家不知去向,兩歲時母親因肺病逝世,哥哥妹妹和他,三人各被不同家庭收養照顧,哥哥在坡二十多歲時死於肺病,妹妹也瘦弱多病智商不高,坡和家人的遭遇都頗悲慘。

和小13歲的表妹維吉尼亞結婚後,似乎可說是他一生裡較平穩的歲月,儘管當編輯的薪水微薄,但他在這時期創作出多篇名作,雖然生活清苦,我想他心靈並不貧瘠。

而在妻子因肺病過世後,愛倫坡的生活走了樣,沒再創作出好的作品,開始酗酒度日及吸食鴉片,在妻子過世兩年後,某天在巴爾的摩被人發現昏迷在街頭,身上的破爛衣物據親友指認並非愛倫坡所有,被人送往醫院就醫,四天後即過世,真正的死因成謎,因為當初就醫的醫院已遭拆除,所有資料並未保留下來。據說,他在臨死前唸著:「上帝,救救我可憐的靈魂!」,不過這也僅是傳聞而已,在「The Following」ep1也有將這句話編進劇情裡。

愛倫坡現在雖被推崇為推理小說界的大師及開山始祖,但在生時,他的作品卻並未為他帶來應有的地位及收入,直到逝世後,才因作品受到法國詩人波特萊爾的推崇及讚嘆,在歐洲大受歡迎,美國卻一直要到愛倫坡逝世近半世紀後,才給予他在文壇上崇高的地位,又是一位生時無名,死後輝煌的大師。

關於愛倫坡的作品選集,隨意在圖書館架上瀏覽,就可發現許多版本,我選了很久,終於選定「大師的身影」開始閱讀。

更多有關 大師的身影 的事情 

 

此書為精裝本,封面是愛倫坡黑暗幽默的風格,紙質觸感很舒服,字體大小也剛好,翻譯文筆不會讓人看不懂。「大師的身影」比其他選集更有趣的是,每一篇小說之後,都邀來一兩位名家寫寫和坡的關連,或者賞析,看看這些得過愛倫坡獎的名家,所寫的感想文章,讓我的閱讀體驗更豐富。

PS.愛倫坡獎,自1946年起開始頒發,由美國推理作家協會創辦,獎項範圍擴及小說、電視、電影、戲劇及廣播領域。「大師的身影」即為美國推理作家協會,為紀念大師出生200年之作。查資料的時候發現,東野圭吾「嫌疑犯X的獻身」,是2012年愛倫坡獎的候補得主,日本另一位作家桐野夏生「OUT主婦殺人事件」,是2004年的候補得主。

再PS.八里老夫婦雙屍命案,根本是驚悚小說的現實版~鎮上風情十足的咖啡館、習慣上門的老夫婦、親切的店內服務人員...,腦裡浮現一幕幕像推理日劇裡,故事開始前靜謐又幽深的味道;屍體發現後,腦子裡想到的是,像「strawberry night」 或「馬克斯之山」裡,警察們馬不停蹄四處找尋證據的奔走模樣。小說世界怎會和現實如此相像?小說家永遠活在我們的未來,就像愛倫坡說過:「我可以花一個世紀來等待讀者。」

 

這些名作家首次閱讀愛倫坡的經驗,多半不是太好,覺得恐怖驚嚇,或許是他們在年紀尚小的時候接觸,當時應該也沒那麼多後起之秀寫這類小說,像我這年紀生在這時代,看多了驚悚電影、推理日劇,讀多了推理小說,口味理所當然的變重、也遲頓了,所以並沒有像那些作家般嚇得惡夢連連,讀愛倫坡的驚悚小說也沒有焦躁感(之前讀江戶川亂步的「陰獸」和乙一的「ZOO」,真的焦躁不堪,而江戶川亂步也深受愛倫坡影響),但就是讓人讚嘆,愛倫坡竟能創造出這樣駭人聽聞的故事。

愛倫坡都以第一人稱「我」來敘事,以讀者眼光來看,這個敘事者不是精神分裂,就是雙重人格,簡單說就是神經病,難怪在愛倫坡發表作品的當時,總被形容為「三分天才、兩分鬼扯、五分瘋狂」,可是細細讀完故事之後,會發現他文思縝密,一字一句都經精雕細琢而來,沒一句廢話,在愛倫坡自成一格的奇想世界裡,藉由他冷靜分析,條理分明的文字,漸入詭異高潮的氣氛塑造,最後結束在真相揭曉的小說高潮,在讀者的心裡留下餘味漣漪,雖然瘋癲陰暗,恐怖難眠,可就會讓人想再看一遍。

看愛倫坡的小說,會覺得人類的內心裡,恐怕都存有邪惡的因子吧,就因為天生邪惡,才需要倫理道德的教條循循善誘,將人類導往良善的一面,法律和約定俗成的社會規範皆因此而生,而愛倫坡從小並未得到家庭足夠的溫暖,儘管天資聰穎,在養父家仍然嚐盡悲涼心酸,親近的家人多被疾病奪去生命,所以他對人心黑暗的那面感受比一般人還強烈,能如此清楚的寫下一個個放蕩陰森的故事,我們才能藉著天才的鬼扯和瘋狂,窺探作家,也是我們自己最瘋狂血腥的壞念頭,那是法律道德不允許,卻讓人暢快盡興

在另一本選集「黑貓-愛倫坡驚悚故事集」裡,收錄有當時出版時(1840年),愛倫坡的自序,文中最後說道:

「本書收錄的短篇作品絕大部份是深思熟慮的有意嘗試,以及小心翼翼的苦心經營結果。

大師的腦袋裡,真是個瘋狂又理智的謎樣宇宙啊!

更多有關 黑貓 的事情

 

 

 

  The Following

在The Following裡的帶著烏鴉出現的愛倫坡

詭異又極富詩意的畫面,浪漫也是愛倫坡獨特的元素

 

現在來說說看到「The Following」ep04,讓我想探究愛倫坡的原因。

ep04有一段回溯Ryan和Claire甜蜜的片段,兩人到布魯克林與Ryan的姐姐Jenny見面,也是Ryan首次將Claire介紹給姐姐認識,之後Claire問起Ryan的家庭狀況,想來Ryan一直沒向Claire坦白太多自己的事,Ryan說那是個悲劇,但禁不住Claire一再追問,我們終於看到Ryan的過往:

母親在Ryan14歲時患白血病過世、父親任警察退休後,在一間小店裡逞能,然後就死了

原本以為這就是全部,沒想到Ryan還有個哥哥,擔任消防員,犠牲在911事故中...

聽了這些的Claire一再say sorry,她沒想到會這麼淒慘,於是她說:

「你跟死亡可真是交情不淺,遠遠勝過Joe!」

Joe崇拜愛倫坡的生命美學,認為死亡是一種極致的美,他擁有洞悉人心的眼光和讓人傾心的博學口才,吸引很多心靈空虛的年輕人,擁有難以計數的followers,followers不認為殺人有什麼錯,反而受到Joe的精神號召,以殺人作為同盟的標誌,殺過人的才是同志。

我一直認為Joe的精神領袖是愛倫坡,但Claire的那句話,讓我突然意識到:

難道Joe追隨的不是愛倫坡,而是Ryan?

Ryan和愛倫坡有何關聯呢?

於是才去找了以上有關愛倫坡的資料和作品,然後很驚奇的發現,Ryan這個人的生命足跡,與愛倫坡極為相似。

兩人的家庭成員,父母及哥哥皆早逝,兩人半生都與姐妹相依。

愛倫坡在維吉尼亞里士滿被收養成長,The Following的故事發生地也在里士滿,Ryan就在里士滿追查連環殺人狂的案件,最後將Joe關進了維吉尼亞的監獄。

愛倫坡在妻子重病時,搬到了布魯克林,我想他當時的精神狀態應該不是太好,Ryan則在與Claire分手、離開FBI後,也搬到布魯克林區,從此變成一個酒鬼,變成酒鬼這件事也與愛倫坡相像。

 

The Following

凱文貝肯把醉鬼Ryan演的極傳神,我最愛之後他攤在床上向Jenny撒嬌這段
怎麼可以這個年紀還像個boy可愛呢?貝肯真的太強!!!

 

除了這些,Joe在獄中細細構思、執意要以Ryan為主角,舖寫故事,我本想是因為Joe被Ryan抓了,然後妻子又和Ryan交往,所以生恨想報復,可是每當Joe與Ryan交手時,兩人之間儘管劍拔弩張,但Joe總有一絲饒富興味的眼神及口吻,似乎是期待Ryan能做出什麼讓他驚豔的事,與死亡密不可分的Ryan,在視死亡為極致美的Joe眼中,說不定是最接近精神領袖愛倫坡的人。

所以,The Following追隨的是誰呢?那些徒子徒孫心中的領袖是Joe沒錯,但Joe又是誰的追隨者呢?我覺得,Ryan是那位真正被追隨的人。由其每當那些徒子徒孫與Ryan交鋒時,口氣透露的不是怨恨,而有一種親密,是那期待好久終於見著的興奮,雖然最後總免不了刀光劍影,但我覺得Ryan在這些徒子徒孫的心裡,是一個特別的存在。

因為愛倫坡是浪漫主義的先趨,所以The Following的拍攝手法及氛圍塑造,有著滿滿的浪漫氣息,悠揚華麗又淒美的配樂,鏡頭氣氛莊嚴肅穆,驚悚不失美感,由其第8集最後,Joe殺信徒那段,導演將信徒獻身浴血這變態慘事,拍得神聖莊嚴,感受不到死亡的恐懼,彷彿生命因此更接近純粹。

當然,就算是這樣,我還是不會視殺人為藝術的,我想應該不會有人真的會這樣認為吧?畢竟變態就是變態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晴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