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革命青春  



今年妻夫木聰有兩部電影上映,台灣都看得到,只不過smuggler僅在金馬影展,似乎沒有機會上院線,暫時與這部無緣。

另一部my back pages「革命青春」,12/9開始放映。這類型的日本電影,在台中的場次,我想大概只有一周的壽命吧,趁著上映第一周,趕緊請假進電影院應援。

這種題材的電影,只適合我這樣對演員瘋迷的人看,去年和老公去看「惡人」,看完後一直聽他怨說好沉悶,今年就別荼毒他了。

果然,進了戲院,只有小貓兩三隻,散場時我數了數,包括我總共五位觀眾,有三個是獨自前來,大家情況是否和我一樣呢?不知道他們是為了誰來的?

電影背景是70年代的日本學運風潮,新人記者澤田(妻夫木聰)與搞組織的領袖梅山(松山研一),因採訪相識。澤田對記者工作有憧憬,同時也對記者及報社要面對的現實感到困惑。在理想與實際中迷惘的澤田,遇到富有神秘魅力的梅山,認為他是可以燃燒理想的採訪對象,卻不自覺地陷自己於困境。

故事開頭,澤田混入遊民階層,想藉此體驗社會邊緣的生活,並以此作為報導材料。我想他的初衷應該是憐憫及同情,但東大出身的年輕記者,學不會放下身段及自我融入其中,讓人覺得他是個以為溫情其實冰冷的菁英。

也許他也知道自己的矛盾及困惑,才會遇到梅山後,有那種想拼一拼的熱情,也在這種熱情裡,失去記者該有的判斷。

電影裡的街道、色調及場景都是那個年代的風味,是部很寫實的電影,開始我以為會看到像是龍馬那個時代的熱血志士,但帶有戲謔節奏的配樂漸漸點醒了我:「這該不會是場騙局吧?」

這樣的音樂配上寫實的畫面,給了我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:緊張及搞笑。

看著澤田走在真實的畫面裡,我卻擔心著不知何時,他會一腳踩空跌入謊言挖成的洞裡,身心會多麼受傷啊!

也因為這輕鬆的配樂,預告了原以為會熱血沸騰、轟轟烈烈的革命衝突,不過是場小孩拿大槍的走樣爆笑劇。讓人不禁懷疑,是否民主化後,所謂的革命或學運,就是如此的虛無,精神領袖及其論述,只是個人主義在作祟,從某種層面來說政治真的是詐騙,領導者更是詐術高明的佼佼者。

我不是學媒體也不是學政治的,所以對電影裡,報社內部對梅山事件的爭論感到不解。學運或革命,究竟是政治事件或社會案件?為什麼思想犯媒體就可以掩護,而社會案件就必須舉發?真正的革命也是會死傷無數的,但媒體有時不會譴責這樣的死傷,但對社會兇殺案卻常不留情的批評。大部份平凡百姓的想法,或許就和18歲少女模特兒(忽那汐理)(這小妮子很拼命啊,常常看到她)一樣:

「我不懂組織什麼的,但有人無辜的死了不是嗎?我對這個事件的觀感很不好,真的很不好。」

不管在什麼體制什麼國家,大部份的百姓只求平安過日子,革命或組織是很遙遠的事。

故事最後,澤田走進了一家小酒館,老闆竟是當年認識的遊民,老闆始終不知澤田的真實身份,毫無保留地給他溫暖的問候及關心,澤田回想過往,就在小酒館裡痛哭流涕,終於澤田成了一個會流淚的男人,真正的男人。

這部電影讓我驚奇的知道,原來日本人也曾有如此激烈的社會抗爭,因為我印象中的日本是很安靜自持的,透過電影,看到了日本曾有的不同風貌。

所以我覺得這是部不錯的電影,雖然有那麼一秒鐘我瀕臨昏睡邊緣,但整體來說還不錯,只是妻夫木聰如果總是演這種電影,我覺得台灣要上映真的會比較困難,但我也明白,他或許也不願再回頭去演非常熱血或輕鬆的感情戲了,總之能看到他如此自然真誠的表演很開心。

松山研一從來都沒引起我的興趣,我老覺得他的臉很肉,不夠性格,沒有妻夫木聰的俊美,但戲運卻很好,2012的大河劇就由他挑大樑。演技其實也不錯,他演的梅山,讓我很討厭,但不管怎樣,像我這種外貌優先的人,對他真的沒感覺。

電影原著「我愛過的那個時代:當時,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」,有機會要找來看看,才更能了解澤田和梅山吧!

 


2011.12革命青春電影DM


2011.12革命青春DM

 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
    晴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